Discovery of Cretaceous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strata in Wulagai area, Inner Mengolia: Evidence from zircon U-Pb chronology
-
-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内蒙古乌拉盖地区钾玄质火山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典型发育区,区内广泛分布近东西向的中生代火山岩与晚古生代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中生代后造山A型花岗岩。与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A型花岗岩相比,该缝合带后造山伸展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研究薄弱。笔者在乌拉盖地区新识别出钾玄质火山岩,并对其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为中亚造山带东段二连—贺根山缝合带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岩石学和年代学佐证与约束。
2. 研究方法(Methods)
锆石样品的挑选在河北省廊坊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所完成。样品制靶和阴极发光(CL)图像分析由北京锆年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完成,使用仪器为Neptune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193 nm激光取样系统(LA- MC- ICP- MS),采用TEMORA标准锆石,运用Anderson方法对锆石样品测试数据进行普通铅校正,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采用ISOPLOT程序(3.0版本)计算完成。
3. 研究结果(Results)
乌拉盖地区钾玄质火山岩以粗安岩为主,少量粗面岩和粗面英安岩。粗安岩样品25粒锆石呈半自形—自形长柱状,长宽比2:1~3:1,发育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图 1a),为中性岩浆岩锆石特征。25个测点的Th/U平均比值为0.49,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表 1)。25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集中于(131±1) Ma~(135 ± 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2.1 ± 0.7) Ma(MSWD =0.54)(图 1b),代表粗安岩的结晶年龄。岩石高碱((Na2O+K2O)含量为7.41%~9.34%)、高K2O (3.80%~6.12%)、高Al2O3 (16.43%~17.86%)、低TiO2 (0.44%~0.97%),富集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TaNb-Ti负异常显著。在SiO2-K2O岩浆系列硅碱判别图解中(图 1c),样品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域。在TiO2/Al2O3-Zr/Al2O3图解上(图 1d),落在大陆弧-后碰撞型钾玄质岩范围内。在3Zr-50Nb-Ce/P2O5图解中(图 1e),样品落在后碰撞型钾玄质岩范围,表明其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为后造山型钾玄质岩。
表 1 乌拉盖钾玄质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试结果Table 1. LAICPMS U-Pb dating results of zircons from the Wulagai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4. 结论(Conclusions)
内蒙古乌拉盖地区钾玄质火山岩以粗安岩为主,锆石U-Pb年龄为(132.1±0.7) Ma,形成于早白垩世。钾玄质火山岩与古亚洲洋二连—贺根山洋俯冲作用有关,形成于随后的俯冲板片断离-后造山伸展环境,为典型的后造山型钾玄质岩。
5. 致谢(Acknowledgments)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本项目的支持!
-
表 1 乌拉盖钾玄质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试结果
Table 1 LAICPMS U-Pb dating results of zircons from the Wulagai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
期刊类型引用(1)
1. 王金芳,李英杰,李红阳,董培培. 二连—贺根山缝合带晚石炭世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古亚洲洋洋内俯冲作用. 中国地质. 2021(02): 520-535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