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F5000优秀论文来源期刊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高级检索

皖东池河地区发现印支期变质事件:来自魏岗山岩体变质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钱辉, 邓佳良, 王翔, 汪雅菲

钱辉, 邓佳良, 王翔, 汪雅菲. 皖东池河地区发现印支期变质事件:来自魏岗山岩体变质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中国地质, 2020, 47(3): 896-897. DOI: 10.12029/gc20200331
引用本文: 钱辉, 邓佳良, 王翔, 汪雅菲. 皖东池河地区发现印支期变质事件:来自魏岗山岩体变质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中国地质, 2020, 47(3): 896-897. DOI: 10.12029/gc20200331
QIAN Hui, DENG Jialiang, WANG Xiang, WANG Yafei. Indo-Chinese epoch metamorphism event found in Chihe area, eastern Anhui: Evidence from U-Pb age of metamorphic zircon from Weigangshan rock mass[J]. GEOLOGY IN CHINA, 2020, 47(3): 896-897. DOI: 10.12029/gc20200331
Citation: QIAN Hui, DENG Jialiang, WANG Xiang, WANG Yafei. Indo-Chinese epoch metamorphism event found in Chihe area, eastern Anhui: Evidence from U-Pb age of metamorphic zircon from Weigangshan rock mass[J]. GEOLOGY IN CHINA, 2020, 47(3): 896-897. DOI: 10.12029/gc20200331

皖东池河地区发现印支期变质事件:来自魏岗山岩体变质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1212011120849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 2013-g-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钱辉, 男, 1964年生, 高级工程师, 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通讯作者:

    邓佳良, 男, 1987年生, 工程师, 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 E-mail:460862353@qq.com

Indo-Chinese epoch metamorphism event found in Chihe area, eastern Anhui: Evidence from U-Pb age of metamorphic zircon from Weigangshan rock mass

  • 莱阳是我国著名的恐龙之乡,晚白垩世鸭嘴龙类的骨骼化石十分丰富,但早白垩世恐龙则发现不多,仅有少量鹦鹉嘴龙类。2000年,曾在莱阳早白垩世龙旺庄组发现过兽脚类足迹化石。最近,我们在海阳凤城镇凤翔路附近(36°43'17"N,121°14'40"E)发现了一个新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点。本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造迹恐龙的类型,并探讨其足迹分类意义,为早白垩世胶莱盆地恐龙群面貌恢复提供重要化石依据。

    采用传统的地层学、古生态学研究方法。首先,野外测制含化石层位的地层剖面,分层并进行岩性描述,标注足迹化石的产出层位,测量足迹大小等参数、绘制足迹产出状态图、采集有关的足迹标本等;其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确定足迹的产出层位,室内绘制地层剖面图和足迹平面分布图等;最后,开展恐龙足迹的古生态学研究,查明造迹恐龙的种类,探讨其行为习性及生活环境等。

    恐龙足迹产于中层灰绿色、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中。根据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与区域地层对比,确认其产出层位为早白垩世莱阳群杨家庄组,为一套河湖湘沉积。该组与以往报道的莱阳地区产兽脚类足迹拟跷脚龙足迹Paragrallator的龙旺庄组及下伏的水南组时代相当。

    此次共发现较清晰的恐龙足迹化石26个。其中,15个产于层面上,为正常凹型足迹,未能采集(图 1);7个位于岩层底面,为凸型足迹,分布于2块标本上,已被采集(图 2)。足迹均为小的三趾型,最大的长10.0 cm,宽5.3 cm;最小的长5.0 cm,宽4.0 cm。因为足长大于宽,足迹较窄且爪迹明显,应为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根据足迹大小、长宽比值以及Ⅱ、Ⅳ趾间角的大小,可将这些足迹分为a、b、c 3个形态类群(表 1)。类型a:长略大于宽,足长和宽均值分别为6.0 cm和4.7 cm;类型b:长远大于宽,长和宽均值为7.3 cm和3.6 cm(图 2b);类型c:只有一个足迹,长10.0 cm,宽5.3 cm。研究认为,类型a类似于山东诸城黄龙沟同时期的兽脚类足迹强壮足迹Corpulentapus,但后者个体要大得多,几乎是其2倍;类型b与山东莒南后左山早白垩世田家楼组的甄朔南小龙足迹Minisauripus zhenshuonani大小相似,但后者的长宽比值较小,特别是类型b的Ⅲ趾更长直、粗壮,这点又与后左山的跷脚龙足迹Grallator isp.相似,因此,其应为二者之间的过渡类型;类型c根据形态、大小等则可归入Grallator isp.。Grallator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龙足迹属之一,足迹长一般不超过15 cm,三趾型,两侧趾间夹角较小,中趾较两侧趾前伸明显(大于EubrontesAnchisauripus),足迹狭窄,长宽比值大于或等于2。以往足长小于15 cm的三趾型兽脚类足迹往往归于该足迹属。需要指出的是,恐龙足迹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形态,受底质等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往往同一个恐龙个体可以形成不同的足迹属。因此,研究者对于对于足迹的分类比较谨慎,本文也对类型a和b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归并。需要指出,这些小型足迹的层面分布相对密集、方向性较为杂乱,可能意味着它们的造迹恐龙具有群居特征,起码足迹的产地是一个小型恐龙经常聚会的地区。此外,根据有关的经验公式,可以推测造迹恐龙的大小,一般身高是足长的4倍,而身长是身高的3倍。据此推测这批足迹的造迹恐龙体长约为80~90 cm,高近30 cm。但由于这些足迹杂乱,加之出露局限,难以识别出完整的行迹(trackway),因此,步长及运动速度等参数暂时无法获取。

    图  1  海阳凤城镇层野外层面凹型保存的部分恐龙足迹照片
    Figure  1.  Photograph showing part of diminutive dinosaur tracks in concave epireliefs in Fengcheng Town of Haiyang
    图  2  海阳凤城镇采集到的两块足迹标本照片
    足迹均呈层底凸型保存:A—较清晰的6个足迹;B—两种主要的恐龙足迹类型a和b
    Figure  2.  Photograph of two collected track specimens from Fengcheng Town of Haiyang
    Tracks preserved as natural cast, with 6 tracks in A and two major dinosaur track types(a and b)in B
    表  1  海阳恐龙足迹主要特征
    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dinosaur footprints in Haiyang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 凤城镇的足迹三趾型,由小型兽脚类恐龙形成,它们是海阳地区恐龙足迹的首次发现,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产出地层层位是下白垩统莱阳群杨家庄组。

    (2) 可以识别出26个恐龙足迹,采集的两块标本含8个足迹,另外18个足迹仍然保持在野外。这些足迹可分为3个形态类型。类型a类似于Corpulentapus,但个体偏小;类型b应为足迹属MinisauripusGrallator之间的过渡类型,将在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的分类中占据重要位置;类型c则可归入Grallator isp。

    (3) 尽管该地没有发现兽脚类骨骼化石,但此次恐龙足迹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胶莱盆地东南部的海阳为河湖相环境,生活着体长80~90 cm群居的小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群。因此,恐龙足迹是恐龙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在缺乏恐龙骨骼化石的情况下,足迹化石是研究恐龙的绝佳材料。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41008)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100万天津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1212011220113)资助的成果。

  • 图  1   池河地区及邻区地质简图

    Figure  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Chihe area and adjacent areas

    表  1   魏岗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试结果

    Table  1   Zircon LA-ICP-MS U-Pb data of the Weigangshan rock mass

    下载: 导出CSV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李炎桂,姚华舟,William J.Foster,邢立达,王传尚,Asma Tahir,Junaid Khan,安志辉,赵赫,王建雄. 藏东昌都地区首次发现中侏罗世兽脚类恐龙行迹. 地球科学. 2022(11): 4222-424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图(1)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78
  • HTML全文浏览量:  647
  • PDF下载量:  3741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9-25
  • 刊出日期:  2020-06-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