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nce frommuscovite laser 40Ar/39Ar age for Late Triassic ductile shear deformation in Zhalantun area, InnerMongolia
-
-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位于贺根山—黑河构造带与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的叠加部位(图 1a)。该区北东—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发育,叠加变形的岩石主要为早古生代变质火山-碎屑岩和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花岗岩类,以及少量石炭纪和晚二叠世碎屑岩、早二叠世和晚三叠世花岗岩类等(图 1b)。已有报道显示韧性变形的时间有308~290 Ma、(241.5±9.6)Ma和(173±3.5)Ma等,对于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等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笔者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该区识别出大量晚三叠世岩体与韧性变形带(图 1b)。本文基于西沟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激光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为扎兰屯地区晚三叠世韧性剪切变形时代提供新证据。
2. 研究方法(Methods)
样品(含石榴石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采自扎兰屯市南部的西沟地区,其在花岗质糜棱岩中呈构造夹层或透镜体产出(图 1c)。采样点糜棱面理为85° ∠25°,拉伸线理为115°∠18°,具左行逆冲运动学特征。岩石呈银灰色,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变斑晶为石榴石(2%),大小约0.5 mm,近纺锤形粒状,内部可见基质矿物石英包裹体,包裹体排列与片理平行,为同构造晚期的变斑晶;基质由丝带状和长透镜状白云母(55%)、拉长粒状石英(38%)及他形粒状钠长石(5%)组成(图 1d)。
白云母激光40Ar/39Ar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的标样为YBCs(29.286±0.045Ma)。样品处理好后置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9-2反应堆H8通道内进行快中子辐照,持续24 h,反应堆中子通量为~6.5×1012 n (cm2s)-1。激光原位剥蚀40Ar/39Ar同位素测定在Noblesse质谱仪上进行。Ca和K的校正参数分别为[36Ar/37Ar]Ca=0.000261 ± 0.0000142、[39Ar/37Ar]Ca =0.000724 ± 0.0000281、[40Ar/39Ar]K= 0.00088±0.000023,K的衰变常数为5.530'10-10yr-1。样品的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 扎兰屯地区白云母石英片岩中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Table 1. Muscovite 40Ar/39Ar isotopic data for muscovite quartzschist from Zhalantun area3. 研究结果(Results)
样品中的白云母呈丝带状或透镜状沿片理或绕变斑晶分布,指示其为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新生矿物颗粒。白云母的放射性40Ar*含量较高(> 70%),且年代谱稳定。测试获得的13组数据中,连续9个阶段析出39Ark累计量为90.8%,平均后获得坪年龄为(224.2 ± 1.4)Ma、全熔年龄为(224.2 ± 1.3)Ma (MSWD=1.57)(图 1e)。回归计算得到反等时线年龄为(223.7 ± 2.0)Ma(MSWD=1.66) (图 1f),初始40Ar/36Ar比值为311.7±44.2,与大气氩值(295.5)接近。以上资料表明白云母结晶后40Ar/39Ar同位素体系保持封闭,未受后期热事件影响,因此本次所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可靠,代表了白云母石英片岩的变质年龄(223.7±2.0)Ma。
4. 结论(Conclusions)
扎兰屯南部西沟韧性剪切带具左行逆冲变形特征,变形时代为晚三叠世(223.7±2.0)Ma。结合周边韧性剪切带中获得的变质年龄及同构造辉长岩脉的年龄资料(图 1b),证实该区晚三叠世存在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可能为古亚洲洋构造域向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转换的响应。
5. 基金项目(Fund support)
感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审稿专家的支持。
-
表 1 扎兰屯地区白云母石英片岩中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
Table 1 Muscovite 40Ar/39Ar isotopic data for muscovite quartzschist from Zhalantun area
-
期刊类型引用(9)
1. 席晓冬,张杰,岳晓霞,杨志明,李佩楠. 环保地质钻探技术测试及应用分析.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02): 130-132 . 百度学术
2. 朱满怀,王运,刘凯,胡宝群,王向阳,李建斌,胡远平,胡兴旺,赵灿,叶社锋. 激电测深法在南秦岭苏岭沟金矿区的勘查应用. 地质与勘探. 2024(02): 294-310 . 百度学术
3. 孟子龙,柴泉,郭佳,魏芳,郭晓宁,刘志彬,黄子莹. 基于MT的冀中台陷(京南段)西部Ⅲ级构造单元界限研究. 矿产勘查. 2023(06): 933-941 . 百度学术
4. 李双飞,黄鹂,陈建,朱伟,孙丽莎,王欣,彭永和,商祥鸿,邹占春,唐名鹰,高远,赵家强. 山东省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勘查模型——来自综合物化探的证据. 地质与勘探. 2023(05): 961-973 . 百度学术
5. 薛东旭,刘诚,郭发,王俊,徐多勋,杨生飞,张沛. 基于土壤氡气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的陕西眉县汤峪地热预测. 物探与化探. 2023(05): 1169-1178 . 百度学术
6. 李华,王东辉,张伟,杨剑,王桥,廖国忠,王春山,韩浩东,席振铢,王亮,刘胜,夏友刚,李颖,杨涛. 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质结构精细化探测中最优方法组合研究——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例. 中国地质. 2023(06): 1691-1704 . 本站查看
7. 郭莉,刘旭东,高学泉,尤世娜,周瑜琨,白凌燕. 北京市平原区黄庄-高丽营断裂北段土壤气汞地球化学特征. 城市地质. 2022(02): 128-135 . 百度学术
8. 刘占辉,张朋伟,鹿传磊,田睿,刘占宁.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格鲁其堆山多金属矿区普查中的应用. 科技风. 2022(26): 65-67 . 百度学术
9. 智超,张玉成,陈玉峰. 汞气测量在铜陵矿集区胡村铜钼矿深部找矿中的试验. 地质学刊. 2022(03): 313-31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