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分析及风险评价
-
摘要: 提要:【研究目的】本文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地区系统采集了400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As、Hg、Cr、Pb、Ni、Cu、Zn、Cd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获取黄河三角洲地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含量和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方法】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索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运用单项污染评价和地累积指数法确定其污染程度,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评估其风险。【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8.46,Cr、Hg、As、Pb、Cd、Zn、Ni、Cu在土壤中的平均值依次为 71.33 mg/kg、0.03 mg/kg、12.2 mg/kg、17.94 mg/kg、0.14 mg/kg、72.38 mg/kg、32.44 mg/kg、26.12mg/kg,除Pb元素外,其余七种重金属元素均超过东营市土壤背景值,表明这几种元素在土壤中呈相对富集。(2)单项污染评价、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潜在生态危险不明显,土壤污染总体处于轻度污染以内。(3)重金属除了地质背景来源,还与水产养殖、农业生产活动、工业活动、交通运输等人为来源有关。(4)健康风险评估表明,经口摄入是引起非致癌、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非致癌风险大于成人,所有样品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小于10-4。【结论】 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整体生态风险较小;Cd元素在土壤中积累明显,对土壤危害程度明显;As、Cr、Pb三种元素是产生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As元素是产生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需要加强管控。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7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