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Top ten major advances in geological survey and top ten major advances in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and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n 2021
-
-
一. “一带一路”沉积盆地广泛发育,资源极其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西亚、俄罗斯、中亚及东南亚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位于特提斯构造域,沉积盆地发育,油气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极为丰富。据IHS(Information Handling Sevices)、Wood Mackenzie公司数据,截2015年底,正在开展勘探开发的含油气盆地共202个,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为2838亿toe,约占全球2/3。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为1334亿t和167万亿m3(1504亿toe),分别占全球56%和77%。但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油气资源特别丰富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西亚(石油占全球47%,天然气占43%)、俄罗斯(石油6%,天然气17%)、中亚(石油2%,天然气10%)和东南亚地区(天然气3%),如阿拉伯盆地、西伯利亚盆地、伏尔加-乌拉尔盆地、扎格罗斯盆地、滨里海盆地和南里海盆地等,油气储量均在10亿t以上(图 1,表 1)。
表 1 “一带一路”大型含油气盆地一览(储量单位:亿toe)二. “一带一路”含油气盆地主要发育时代从早古生代持续到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以古生代到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为主
“一带一路”含油气盆地发育时代从早古生代的寒武纪持续到新生代的新近纪,主要发育时代为晚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的古近纪和新近纪。虽然我国以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发现了大型的油气田。但是,从世界及“一带一路”范围看,大型含油气盆地以古生代到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为主,如阿拉伯盆地、西伯利亚盆地为典型的超大型海相沉积盆地,分别发育在阿拉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区,发育在克拉通边缘。这些盆地具有古老的结晶基底,沉积层从古生代就开始发育,持续到新生代,具有较长的沉积发育史,发育巨厚的沉积层。常常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油源充足,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发育,常常发育大型的长垣构造(平缓背斜),有利于形成超大型油气田。这些超大型沉积盆地,由于发育多种类型的烃源岩,具有较长的生、排烃史,既能形成大型油田,也可能形成大型天然气田。世界十大油田有6个分布在阿拉伯盆地,1个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世界十大天然气田,有1个分布在阿拉伯盆地,7个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
三. “一带一路”是全球主要油气产地和输出地,产量和出口量均超过全球一半
2015年,“一带一路”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25亿t和1.8万亿m3,分别占全球56%和51%,是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地。其中石油生产集中在中东的沙特、伊拉克、伊朗、阿联酋和科威特(占全球32%)、俄罗斯(12%)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2%)等国家和地区;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中东的伊朗、卡塔尔和沙特等(17%)、俄罗斯(16%)、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4%)和东南亚(6%)等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也是全球油气主要输出地,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分别为12.2亿t和1.0万亿m3,分别占全球的62%和44%。其中中东超过60%的油气出口到亚洲,俄罗斯的油气则主要销往欧洲,中亚的油气主要出口到中国和欧洲国家。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龙涛、于汶加、倪善芹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磊供稿)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