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蒋仁, 曾剑威, 刘凯, 李长波, 于俊杰, 彭博, 赵玲, 劳金秀. 江苏刘圩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J]. 中国地质, 2021, 48(S2): 42-52. DOI: 10.12029/gc2021Z205
    引用本文: 蒋仁, 曾剑威, 刘凯, 李长波, 于俊杰, 彭博, 赵玲, 劳金秀. 江苏刘圩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J]. 中国地质, 2021, 48(S2): 42-52. DOI: 10.12029/gc2021Z205

    江苏刘圩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 摘要: 江苏刘圩幅(I50E015017) 1∶50 000地质图数据集由系统库、地质图及空间数据库、成果报告及附图附表组成。该图幅在充分利用前人调查研究资料基础上,采用遥感地质解译、地球物理与地质钻探勘探、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大比例尺填图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郯庐断裂带空间结构、新近纪与第四纪沉积特征、构造活动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构造地貌解析、构建地球物理和地质钻探联合剖面、露头尺度解剖,查明了郯庐断裂带泗洪地区深部及地表出露特征、新近系与第四系三维结构,结合年代学研究,发现F2断层晚更新世活动证据。恢复了区域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和古地理古环境演化历史,划分了区域白垩纪断陷沉降、古近纪挤压隆升、新近纪伸展断陷和晚第四纪以来的再次挤压隆升共4期构造演化阶段。提出晚第四纪区域由伸展断陷向挤压隆升的构造转换事件。图幅数据库是刘圩幅区域地质调查的综合性成果,由主图和角图构成,并附简要说明,涵盖了区内新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岩)地质体及其构造属性特征,充分反映了该地区自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过程、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特征,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活动构造与地震防灾等提供基础数据。

       

    /

    返回文章
    返回